中国积分制管理的新跨越、新认识、新使命

       由李荣先生首创的中国积分制管理,从2003年在自己的公司湖北群艺全方位使用,至今已有18个年头;2008年,李荣先生正式以课程的形式对外公开传授,到目前已有13年了;开班214期,在外讲座近千场;受众数十万人次,几万家企业单位引进落地;2013年,中国积分制管理研究所和中国积分制科研基地挂牌成立,也有8个年头。这些年,我们在学习、认识、体悟李荣先生创立并实行、推广中国积分制管理的过程中,见证了李荣先生勤学、深思、笃行的精神品质和治学精神;有教无类,诲人不倦,教学相长,知行合一的人格与境界;见证了湖北群艺由店铺“小泥鳅”变成湖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过江龙”的发展奇迹;见证了中国积分制管理由最初具有短期功利效应的“说我所做,做我所说”的工具,发展成一套成熟系统的管理科学理论和方法;见证了从口耳相传的口碑效应到走向海外,走进高校,受到全社会普遍关注和认同的管理重器。

       下面要谈的,是关于中国积分制管理的新跨越、新认识和新使命。
       一、中国积分制管理的新跨越
       2017年,是李荣先生首创的中国积分制管理从理论到实践实现历史性跨越的一年。继2016年由湖北省社科院、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共荆门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中国积分制管理研讨会和湖北省科技厅、荆门市科技局组织权威专家进行成果鉴定,定性为“一套创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方法”,这两大重要活动之后,2017年,中国积分制管理又通过几件标志性事件,实现了新的历史跨越。
       一是“中国积分制管理——新丝路国际文化驿站(荆门总站)的成立揭牌(2017.5.8)”,与之相关联的是由积分制研究所拟定的课题报告(2017年2月27日)“打造新丝路国际文化驿站,推进荆门融入一带一路——关于放大中国积分制管理品牌效应的建议”,通过市社科联和湖北省社科院荆门分院主办的《领导参考》平台,送交市长张依涛签署“建议很好,请丁岱同志研究,提出意见”。市商务局多次与研究所对接,形成文件。国际文化驿站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积分制管理搭上了“一带一路”这一国家重大倡议的时代快车,意义深远重大。

       二是中国积分制管理正式进入高等院校现代管理课程系列,由李荣先生和张广科教授合著的《中国积分制管理概论》,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2017.7.20),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积分制管理理论上的成熟与提升,在理论学术界已登堂入室,意义非同寻常。

       三是由李荣先生和聂志柏先生合著的《中国积分制管理》一书,由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拿督吴恒灿先生主持,成就了马来文全译本,并在吉隆坡举行了盛大首发式,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积分制管理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大步,标志着这一理论和方法在具备多元文化的马来西亚及整个东盟将形成更为广泛的影响,并为中国积分制管理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中国积分制管理——新丝路国际文化驿站、吉隆站的成立揭牌。总站建在中国荆门,而马国却以首都对应,充分体现了这一理论高标的价值和意义。随着中国积分制管理的国际认知度的日益提高,国际文化驿站将会随中国积分制的足迹雨后春笋般地建立。
       五是中国积分制管理在实践运作上取得历史性突破。国内以世界五百强中国化工集团的全面引入,公牛集团的整体运用,到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西班牙的巡回演讲,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理念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企业家对积分制管理热情向往,远涉重洋来荆门取经学习。中国积分制管理实操班的培训、2017年的密度更大,期数、人数大幅度高于往年。以每月平均两期,有时甚至三期的频率开班,增量蔚为可观,并日益显出“供不应求”的态势。每期都有数十位协商调转下期的学员。同时,在荆门本市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影响正大幅增强,从市委机关、市委党校到却集村,从白石坡社区到荆门广电总台,呈现墙内墙外花俱香的良好势头。
       二、对中国积分制管理的新认识
       中国积分制管理的理论体系和运作模式(模块)虽然已相对成熟,李荣先生却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思考研究与创新。李荣先生以兼容汇通、海纳百川的胸怀,不断地完善与规范,体现了其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对真理永无止境的追求。
       (一)丰富提升了“群艺模式”,使之具有“模块化设计”的特征。什么是群艺模式?李荣先生总结为“积分制管理、员工量化考核、多项目经营”三个重点要素,现在李荣先生的创新增加一个重要的要素,那就是“大数据”及“互联网+”,把员工的所有行为都变成一个数据,让员工进入了“数据人”时代。有专家就已提出在现代化国家治理中要充分运用“数字治国”,说中国的数字经济已足够引发变革的程度。2017年12月,习总书记提出,要“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建设,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数字中国的核心就是数据,并预测新的未来,从数据技术到平台建设,数据源将成为产业的核心力量。我们惊喜地发现群艺模式和中国积分制管理越来越呈现数据化的模型。模块化理论是产业组织领域的最新研究课题,199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鲍德温教授和克拉克院长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模块化时代的管理》,2000年出版的《设计规则:模块化的力量》是有关模块化理论的第一本书,模块化最初是工艺设计,发展到组织设计。由此,我们看到李荣先生又抢占了先机,至少是紧贴着时代的脚步。“群艺模式”以更先进的内容与形式走向未来,值得大书一笔。
       (二)李荣先生关于人之初、性本私的分类阐述和对待已让人信服。李荣先生一是提出允许人有私心,允许假私济公,然后分类阐述私心的不同内涵,并进行不同的对待处理,一类是对自己有利,对别人也有利(加分),一类是对自己有利,对别人无害(不加不减),一类是对自己有利对别人有害(扣分)(当然还有对自己人不利,对别人有害,损人不利己的,也应扣分)。
       正因为这样,人们才认可中国积分制管理的设计,是以人性为出发点的,私心或自利之心,原本是人性的一个内核。基于“私心”这个概念的敏感性,建议表述为“自利之心”。西方典籍曾讲的:我不为自己谁来为我自己?如果我仅仅为自己,我还是人吗?美国耶鲁大学宗教与哲学研究博士、职业演讲家汤姆·莫里斯讲得很精辟:“我并不是指健康的自利心态可能对人造成某种的自我挫败,毕竟,人唯有先护着自己的利益之后,才有余力顾及他人的利益,狭隘的自利心态会使人做事更加盲目,反而与能力所及的卓越表现愈行愈远”。所有这些表述的正是极深刻的人性——正当合理的自利之心。
       (三)从思想的核心层面上的原动力说。李总有一说,民营企业的老板都具有原动力,没有任何一个部门机构对民营企业老板管制度、管敬业、管出勤、管绩效,民营老板照样没日没夜地打拼。能解决员工原动力的理念和方法是当今管理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多少管理学家和企业实践家为它耗尽心智而不得其解,中国积分制管理所以让人们眼睛一亮,心头一热,因为它解决了员工的原动力这个天大的难题,让优秀员工不吃亏,在任何时候干任何事都不白干,让吃亏是福成为现实。如果有一种神奇的方法和机制都达到这样的效果,任何员工都会心悦诚服、脱胎换骨。
       李总的原动力说,有一个精辟的比喻,他说,传统说法:“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句话至今一直无人置疑,但李总将其颠覆,说是过去火车全靠一个车头带,所以只能时速百十公里,现在的动车、高铁,让每个车箱都有动力,所以时速达几百公里之快。这个比喻形象而深刻地剖析了一个道理,一个公司、一个部门单位,只有所有人都有了动力,才会快速成长发展壮大,而只有原动力才能持久,才靠得住。中国积分管理成功的核心要素就是它的设计,总是尊重员工和老板内心最真实的一面来设计。
       比如员工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我希望我供职的企业效益好,我的薪酬高点,不怕吃苦受累,我只希望我干了不会白干,老板能够认可,我吃了亏会有回报,我宁肯趁年轻加班加点多干点活,但我希望有相对应的待遇,我希望在公司不仅只干活,还有精神上的享受,有快乐的感觉,我希望公司老板不讲关系,只讲能力和奉献,一视同仁,我希望在公司有发展的平台,有自己的价值,我希望在公司做得有希望等。比如老板,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我就想我的公司利润效益年年攀升,我希望我的公司各项成本节减,我希望我的公司优秀人才留得住,我希望我的公司在分配问题上上上下下口服心服,我希望我的公司流水不腐、优胜劣汰,我希望我的公司员工和老板关系和谐,我希望我的团队执行力强,同心协力,我希望我的公司欣欣向荣,员工有归属感,有安全感,有价值感等等。员工和老板内心的这些真实的想法,中国积分制都能一一对应加以解决。所以,我认为,中国积分制管理的设计,就是从本质上尊重了员工和老板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所以它有无限魅力。所以原动力就是符合人最真实想法的。
       (四)是从工具技术层面上的点对点激励。李总讲到传统管理中,工资是月对月的激励,福利是年对年的激励,并且是整齐划一的激励,有的是附有人情关系的激励,是有主观性的激励。而积分制管理是点对点的激励,是认可式激励,是差异化的激励,是客观性很强(分数)的激励。前者的效应是无动于衷,理所当然,或产生意见和矛盾;后者的激励,老板说了不算,积分说了算,是相对公开、公正的激励;前者是阶段性或时断时续性的激励,后者是持续的,伴随员工终身的激励;前者的激励天平不稳定,容易变卦;后者的激励,合理与不合理大家都一样,标准不走样;前者的激励容易令人丧气、恼心、消极、沉沦,后者的激励让人开心、上进、优秀。
       (五)是维持公司持续发展,员工持续优秀的群体认可的评价体系。群艺公司为什么出现发展奇迹,群艺团队和员工为什么持续的优秀,就赖于这个评价体系,A分与B分的交融,产值与认可的互补,十分神奇。
有人曾问:为什么同样的资源,同样的人,交给不同的管理者进行管理,结果却相去甚远:我认为这话问对了一部分,完整地问应该是为什么运用不同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结果会截然不同。
       (六)是李荣先生的差别化、动态化和平衡之术。积分制管理既管产值内,又管产值外;既管制度内,又管制度外;既管上班内,又管上班外;既管目标责任内,又管目标责任外;既管做事,又管做人了;既管结果,又管过程;既管定量,又管定性;既管功劳,又管苦劳(传统观念中认为“苦劳”是对绩效没有帮助的,没有功劳,就没有资格谈苦劳);既管能力,又管态度(传统观念认为只有态度转化为能力时才有用);既管才干,又管品德(传统管理认为要让品德转化才重要)。李荣先生很高妙地把权力、责任和利益分成等边三角形,让三者三角对等,传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就是三者的不对等。在动态中求稳定,在差别中求平衡,是中国积分制管理的一大奥妙。
       (七)是直指人的天性的“认可”文化。哈佛大学哲学家心理学家詹姆士,在1980年他的原著《人类心理学原理》出版以后,十分遗憾地认为,他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最大的疏忽就是当时他并不了解,人类行为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需要受到他人欣赏”。李总曾以他孙子为例,老师贴在他脸上的红花,睡觉也不愿摘去,同一道理——希望被他人认可是人的天性。积分制管理就是把人类与生俱来的这种天性加以因势利导,使之成为一种永不枯竭的激励源泉。
       (八)是中国积分制管理的“快乐文化”。有哲人说:“追求快乐,是任何人做任何事的动机,包括悬梁自尽的人在内”。李总反复讲过:“千方百计,多方设计,让员工开心快乐,让员工快乐这件事是比工资资金更重要的事”。群艺的快乐会议、拍微电影、各种文体比赛活动,富有兴趣的生活活动,威风锣鼓、水鼓队、抽奖、转转盘得积分、异性陪长途司机聊天、往司机嘴里喂豆子、上央视平台等,都是真心实意地为员工的快乐所做的用心设计安排,它的软性力量和隐性价值不可估量。一位哲人说:“伦理的真正意义不仅限于规则的制定与监督,我们还有游戏等着要玩,这才是重点”。李荣先生可谓深悟其道。运用巧思为员工的生活增添色彩与快乐,是中国积分制管理中的精妙之笔。
       (九)是中国积分制管理中对美的追求与创造,这是一大亮点。传统管理一直忽视了美在生活与工作中的重要性,有位名人说:“人其实才刚刚开始体会,‘美’是人类追求卓越表现的一大动力”。因为人不是纯知性的产物,世间很少有人真的愿意全然理性过一生。大多数人追求的好日子都需要热情以加温,借优雅的传统仪式以点缀”。员工不是机器人,他们对于美感的需求理应被满足。如李总设计的快乐会议,员工都有粉墨登场表演的机会,为员工设计一些惊喜,工作环境的变化,各种类型的文艺创作,女员工化淡妆等等,充分地运用想象力,为公司增添几许美丽,为员工寻常的工作日笼上一层美丽的面纱;每天早上的晨会,让员工感受到仪式感的工作与生活的庄重。特别要提到的是上台表演的员工,员工对艺术的向往与创造实在了不起,艺术是性灵在百态人生中的体现,群艺的员工不仅是个上班族,还是个艺术家,他们像艺术家一样,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爱因斯坦说过:“在我奋斗的路途上,那指引我方向,一次又一次带领我勇敢面对人生理想的力量,还是真、善、美”。群艺人以游戏精神挣积分的心情与表现,就是一种精巧的审美设计。一位哲人说过:“令我震惊的一个事实是,在我们的社会中,艺术已经变成仅仅与对象而不是同个人与生活有关的东西了。艺术成了一门专业,他们由艺术家这样的专家做出来。但是难道每个人的生活不能成为艺术作品吗?为什么一盏灯或一座房子可以成为艺术品,我们的生活却不能成为艺术品呢?”。李荣先生的美感意识与设计,正是使员工的生活成为艺术品的追求。
       (十)是中国积分制管理中的“信号”原理与力量。李荣先生曾讲信号的力量可以使大象起舞、使海豹顶球为喻,其实,驯兽团里的动物奇观都是信号的威力使然。因为人性中的最大弱点是“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容易因诱惑走上危险的境地,所以,既要人们充满激情地劳作工作、建功立业,又要规避人生风险,除了自律、慎独之外,就靠两种外部力量的制衡作用,一是常吹冲锋号——正向激励,一是常拉报警灯——约束管控;前者是获取成功的经验,后者是吸取失利的教训。
       中国积分制管理对前者通过加分认可,获得精神与物质的利好,对后者用扣分警示,产生面子与利益的缺失,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不用训诫自引戒”的效果。有哲人说:“对聪明的人来说,一次教训比愚蠢人受一百次鞭挞还深刻”。积分制管理利用信号的力量,使其团队和员工都变成了聪明人。
       三、中国积分制管理学习与研究的新使命
       2018年,我们应该乘着中国积分制管理整体向好的良好态势,对中国积分制管理的研究应有新的使命与作为:
       (一)组建“中国积分制管理论坛”。
       (二)研究员的独立作为与研究所的整体作为相结合。
       所谓独立作为,就是鼓励每个研究员一年向高端或比较高端的报刊投稿1-2篇,至少一篇,往《中国积分制管理》内刊每人每年投3篇。
       所谓整体作为;研究所拟定课题项目,报市社科联批准备案,具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一年1-2个、至少一个,出论文集或书籍一本。
       (三)注重跟踪听课学习与调研,提倡完整系统地听课,跟上李总的新思路,积分制理论新发展的步伐,不掉队,不落伍。
       (四)研究队伍素质建设、学风建设。
       加强核心队伍(这第一批人),扩充相关队伍,紧密型与松散型相结合。
       (五)抓好国际文化驿站的实际运作,要履行成立时的“宣言”的义务与职能。
       总之,中国积分制管理是一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原创与借鉴没有偏废、知行高度统一的名符其实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管理方法,这套方法正越走越实,越走越广,越走越高,越走越远,越走越新,越走越受欢迎。曾有大家呼吁:“持续卓越的基础,乃是工作的人”,因此,该是把焦点放在环境中的快乐、满足、意义、价值与成熟感等人性议题上的时候呢”。李荣先生的中国积分制管理的设计初心,正是建立在这些议题上,所以,它能大行于天下。

热门推荐

一套颠覆传统管理的创新管理模式

用积分制解决企业管理难题

免费领取价值680元《积分制管理》的原理、作用、实操案例

获取验证码
提交成功!客服会尽快联系您,请注意接听电话!
关闭